央廣網北京10月19日消息(記者莊勝春)據中國之聲《新聞和報紙摘要》報道,住建部昨天召開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交流會,著力破解地下管線老化、城市內澇、馬路拉鏈、井蓋傷人、垃圾圍城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熱點問題。住建部部長陳政高表示,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事關城鎮化進程、經濟增長和民生大計。要重視地上,更要重視地下。14-10-19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>>>
  14年前,浙江紹興的管網漏損率高達21%,但通過分區計量和精細管理,如今降到了4%。
  紹興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紀爾:我們有一大批的檢測人員,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在輪流的檢測,我們一年當中能夠檢測出一千多個滲漏的點,實行責任制,檢測水量同他的收入掛鉤,一年至少能減少成本至少一千萬。
  記者:那在之前對於漏損的監控方式是什麼?
  張紀爾:那個時候一定要等到漏損很大了、爆管了,才知道這裡漏損了,馬上去搶修。
  據瞭解,因為地下管線老化,我國自來水平均漏失率高達15.7%,比發達國家高出近10個百分點,每年流失70多億方,相當於一個太湖。說起來容易的辦法,做起來卻需要思路的轉變和改革的決心。對於城市內澇等諸多更加棘手的問題,還有更多欠賬要還、瓶頸要破除。
  住建部部長陳政高:現在確有一些城市只重視面子,不重視裡子,只重視地上,不重視地下,認為地下不出政績,基礎設施不出政績,尤其不產生經濟效益。其實,這是一個誤區。
  陳政高說,以垃圾圍城問題為例,通過創新體制和機制,垃圾分類和回收不僅不會增加負擔,而且還可能減輕財政負擔。
  陳政高:垃圾並不是廢物,它只是放錯了地方的物品。成都市的同志說,只要有8萬戶左右的城區垃圾收集權,賣廢品的錢,就夠垃圾處理費用。如果我們能這樣認識問題,馬上就會打開一片新的思路。
  不過,無論是解決城市內澇的雨水收集工程、還是破除馬路拉鏈問題的綜合管廊建設,都離不開大量的前期投入,錢從何來?陳政高說,單純靠財政資金、土地出讓金、地方債、市政債、銀行貸款,無法滿足需求,必須利用社會資本。
  陳政高:城市基礎設施建設,包括公園綠地,都可以利用社會資本。直接投資是利用,購買服務也是利用。今天的城建工作,如果只會抓工程,只會抓項目,已遠遠適應不了需要了,必須懂金融、資本、法律法規,主動作為。
  (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推出新聞熱線4008000088,撥打熱線電話即可將您手中的新聞線索第一時間反饋。我們將第一時間派出記者調查事件、報道事實、揭開真相。)  (原標題:住建部召開全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經驗交流會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mcggnysbobip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